長期以來,在絕大多數國人眼中,職業教育只是考試成績不理想時一種無奈的選擇。普通高中考不上,年紀又還太小,只能送去職業學?;煲幌?,等到年紀大一點再去就業。選擇了職業學校,我們就給他貼上了“沒出息”、“選剩下的”、“無處可去的”、“沒什么前途的”的標簽;
在國內,職業學校的孩子受到的傷害很大。一方面,進入職業學校的孩子,往往之前的成績并不理想,受到了應試教育的打擊;另一方面,由于社會大眾對職業學校的偏見,真的有很多人對職業學校學生有所歧視??吹竭@里的朋友,也請好好想想這個問題,你是不是也是帶有偏見的那一個。
時至今日,大學生就業難和企業“技工荒”的矛盾在我國日漸突出。
是該給職業教育正名的時候了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黨中央、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。國家領導人說:“我國經濟要靠實體經濟作支撐,這就需要大量專業技術人才,需要大批大國工匠。職業教育前景廣闊、大有可為”。培養不同層次的技能人才,是最大程度滿足市場多層次就業崗位需求的現實和長遠需要 ,是最大程度做亮“中國制造”,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現實和長遠需要。
是該給職業教育正名的時候了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“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、人才強國戰略”“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,深化產教融合、校企合作”。隨著《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》(職教20條)等一系列重磅文件發布,職業教育發展駛入了“快車道”?,F存的職業教育機構在品牌、資金、師資和就業方面都有雄厚的實力,培訓細分化、精準化、專業化。選擇職業教育,其實就是選擇將個人的職業發展與國家的發展需求對接融合。
是該給職業教育正名的時候了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,而我們卻不能身子進入了新時代,頭腦卻停留在過去。不論是家長、還是學子,不論是學校、還是教師,我們都應該用新時代的新思維和新眼界,去重新審視我們所處的時代和我們國家發展的需求,去重新定位我們個人的職業發展方向和實現人生價值的路徑。走職業教育的路子,從無奈的選擇變為主動的出擊,從隨波的盲動變為人生的堅定,從被迫混日子變為“工匠孵化器”。
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以及我國產業升級步伐的加快,未來的職教畢業生勢必成為搶手的香餑餑!未來的“中國制造”勢必有更多“大國工匠”閃耀其中!